Content

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集(2015)

时间:2020-01-19 11:29     作者:admin      点击:

 

本数据集是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的第二本成果,来自76个单位的137名研究人员,分成19个工作组(城市组+专题组),分别从企业、行业、部门和城市层面对涉及城市温室气排放活动水平数据进行收集、整理、核对和分析,结合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(CHRED 3.0),建立了中国2015年城市温室气体数据集。

 

本数据集有3大特点:(1)覆盖温室气体全。本次覆盖了较为全面的温室气体种类和部门(包括CO2,CH4,N2O,HFC-410A,HFC-134a,HFC-23,SF6,CF4,C2F6,森林碳汇);(2)覆盖城市范围全。本次工作组吸纳了香港、澳门和台湾的研究人员,从而完成了香港、澳门和台湾城市(9个)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建设,使得本数据集覆盖了中国所有城市(地级以上城市)。同时数据集收集、整理大量国际城市清单,使得在国际城市排放坐标体系下,观察和分析中国城市排放水平和特征成为可能;(3)评审专家阵容强大。本次参与数据和方法学评审的专家共有30名,全部无偿工作。专家队伍中院士4名(包括学部委员),参与IPCC(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)工作(评估报告和方法学指南等)的专家16人。专家针对方法框架、技术细节和数据质量提出非常详尽的质疑、意见和建议,对于数据集质量控制和改善发挥了关键性作用。更为难得的是,很多专家给予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高度赞扬和鼓励,并对工作组未来的发展方向、工作模式、工作内容等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期望。

 

我们对世界的认知,取决于我们的测量手段。我们对城市低碳化的认知和推进,一样取决我们构建的排放清单结构,以及清单数据的全面性、准确性和精确性。清单数据的公开化也直接影响公众对城市低碳的了解和切身投入。没有持续、稳定的基础数据建设,低碳城市很容易被各类概念缠绕、混淆甚至取代,城市低碳建设也难以度量和考核,从而很容易变成归纳、汇总的纸面工作,更无法引起决策者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。

 

建立较为可靠,长时间序列、全口径、全覆盖的中国城市温室气体/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基础性工作。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组(CCG)志愿长期建设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基础数据,每期数据都组织国内外诸多研究人员无偿地开展大量基础性工作,为长期建设、更新、校正和检验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。这种模式能否持久和有效,取决于广大科研工作者对于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的热情、执着和他们的工匠精神,更取决于决策者和广大公众对于城市数据越来越严苛的关注和需求。毫无疑问的是,准确、全面且接受学术共同体和公众公开监督和检验的城市排放清单数据,是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乃至中国低碳战略转型的基石。

 

基础数据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各类错误也在所难免。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不因我们是志愿团队而降低对我们的要求。相反,我们希望能得到更加严苛的要求,我们也承诺出版并不是数据的最终结果,我们会不断验证、校对数据并持续更新(更新信息详见中国城市温室气体工作平台:http://140.143.189.230:8080/和http://www.cityghg.com)。《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(2012)》(2017)和《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数据集(2005)》(2018)出版以来,收到了大量的表扬、意见、建议和批评等,尤其是针对具体数据的各类详细疑问、批评和指正,我们非常欢迎各种形式的批评意见,希望批评者能将具体问题、批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我们的平台(http://140.143.189.230:8080/),从而方便我们集中解决、回复和综合处理,我们更加希望批评者本人能加入到我们工作组(http://140.143.189.230:8080/实名注册即可),把自己对基础数据的苛求和期望付诸实践,成为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数据的建设者、监督者和长期批评者。

 

 

 

总体设计、组织和数据汇总分析

 

专家组(按姓氏拼音排序)

 

 

工作组成员

 

优秀工作组成员(按姓氏拼音排序)